糖尿病的症狀、診斷與治療-高雄糖尿病診所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減低,使得血中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導致血糖升高,並產生後續一系列的臨床症狀,與遺傳基因有著密切的關聯。它是一種慢性疾病,無法治癒,需要長期追蹤治療。

糖尿病的相關症狀

糖尿病的典型臨床症狀為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減輕,但初期可能無症狀,除非做身體檢查,才會發現。其他可能的表現還包含:傷口不易癒合或反覆感染、容易疲倦、視力模糊等。

糖尿病的分型

分為四種類型:

  1. 第一型糖尿病:因免疫系統破壞胰臟細胞,導致胰島素缺乏所引起,好發於幼童和青少年,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

  2. 第二型糖尿病: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性,使得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被利用,好發於肥胖者和中老年人,常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3. 妊娠糖尿病:發生於女性懷孕期間,生產後可能會消失。

  4. 其他型糖尿病:因胰臟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等引起。 

糖尿病的危險因子

遺傳(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年紀大、肥胖、缺乏運動、曾經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糖尿病的診斷

  1. 糖化血色素(HbA1c) ≥ 6.5%。

  2. 空腹血糖≥ 126 mg/dL(空腹定義為至少 8 小時未攝取熱量)。

  3. 口服 75 克葡萄糖耐受試驗,第 2 小時血糖≥200 mg/dL。

  4. 有高血糖症狀(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並且隨機血糖≥200

    mg/dL。

上述第1至3項診斷標準任兩次檢驗數據符合,或是第 4 項診斷標準任一次符合,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須注意的是,如果符合以下列三點其中之一,就已經算是糖尿病前期,需要儘早改變生活形態來控制:

 

  1. 糖化血色素 5.7-6.4%。
  2.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100-125 mg/dL。
  3. 葡萄糖失耐:口服75克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糖 140-199 mg/dL。

 

糖尿病篩檢

利用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成人健康檢查,40歲以上民眾,每3年篩檢1次;65歲以上,每年篩檢1次。
符合下列≥2個危險因子者,建議篩檢;篩檢結果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者,建議至少每 3 年再檢測一次:

 

  1. 身體質量指數(BMI) ≥ 24 kg/m2 或腰圍男/女≥ 90/80cm。
  2. 一等親人罹患糖尿病。
  3. 曾罹患心血管疾病。
  4. 高血壓(≥ 140/90 mmHg)或正接受高血壓治療。
  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5mg/dl或三酸甘油酯>250mg/dl。
  6.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婦女。
  7. 曾診斷為妊娠性糖尿病的婦女。
  8. 缺乏運動。
  9. 臨床上有胰島素阻抗的症狀(例如:重度肥胖,黑色棘皮症)。
  10. 曾檢查為葡萄糖失耐、空腹血糖偏高、或糖化血色素 ≥5.7%者,建議每年篩檢。

糖尿病的控制

  1. 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控制、運動、減重、戒煙,並配合藥物治療。

  2. 藥物:口服或針劑降血糖藥物、胰島素,並遵照醫師醫囑使用。

  3. 養成規律自我血糖監測的習慣、按時回診追蹤。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標

原則上為以下四點,但仍需依照每個人的狀況和需求不同進行個別化的調整:

  1. 飯前血糖 80-130 mg/dL。
  2. 飯後血糖 80-160 mg/dL。
  3. 糖化血色素<7% 4. 避免低血糖。

 

糖尿病的併發症

如果糖尿病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會導致急性或慢性的併發症:
  1. 急性併發症如低血糖、糖尿病酮酸中毒、高滲透壓高血糖狀態,皆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2. 嚴重的長期慢性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慢性腎臟病(是成年人中洗腎的主要原因)、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其中,周邊動脈疾病可能造成傷口難以癒合,而足部難以癒合的傷口則可能導致壞疽和感染(俗稱「糖尿病足」),進而導致患者截肢。

這些併發症都可能影響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並且造成經濟上及照護上的負擔,因此,若能好好地控制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並且結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有效降低罹患上述併發症的風險。 

 

三高醫師張智閔FB

 https://www.facebook.com/metanons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