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懈怠了嗎?淺談代謝症候群

        35歲陳小姐擔任銀行襄理,業務繁重,今年恰逢全球股災,業績不理想,連帶健檢報告也不理想,其中血壓145/80mmHg,總膽固醇240mg/dL,三酸甘油酯280mg/dL,高密度膽固醇42mg/dL,空腹血糖值107mg/dL。因為家人有因為糖尿病控制不良而洗腎,很擔心會變成那樣,希望能及早治療,改善健康狀態。

 

        陳小姐過去健康檢查都在正常範圍內,經詢問後,以前有固定運動習慣,會去慢跑或爬山,但近兩年因為升遷,業務量增加不少,用餐以訂便當或外送為主,珍珠奶茶跟葡萄柚綠茶是每天的精神食糧。平常忙到沒有時間運動,再加上疫情關係,假日也很少出門爬山。很久沒量體重,不量不知道,一量嚇一跳,居然增加了8公斤,腰圍也從28吋增加到30吋。

 

        進一步檢查糖化血色素5.6%,甲狀腺指數正常,休息後的血壓125/70mmHg。因此陳小姐目前的健康狀況,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

 

        代謝症候群常見的檢驗異常值如下表(取自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照護流程與指導手冊):

        代謝症候群,簡單來說就是新陳代謝速度減緩,不足以將攝入的營養代謝,也可以說是營養過剩。通常好發於中年,然而現代人工作繁忙,飲食不正常,含糖飲料照三餐喝,運動量不足,使得代謝症候群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因此也可以說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所導致。診斷標準是根據腹部肥胖、血壓、空腹血糖、三甘酸油酯、高密度膽固醇等五項指標,如果有三項超標,就可以診斷為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平時沒有症狀,不影響工作或生活,然而如果不及早控制,相比一般人,增加了6倍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2倍心臟病跟腦中風。因此如果有三高的家族史,或工作屬於靜態辦公室族群而沒有運動習慣,再加上喜歡甜食、含糖飲料或者飲食不忌口者,最好每年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而治療的方式因人而異,藥物治療只是輔助,主要在改善生活型態,控制飲食,養成運動習慣,讓新陳代謝不懈怠。

 

 

P.S.運動時間是擠出來的,跟XX一樣。

XX是牙膏,別想歪!

 

參考資料:

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照護流程與指導手冊

Uptodate: Metabolic syndrome

 

 

 

 

TOP